证券时报记者 魏书光
让天下没有难谈的价格。
现货贸易正经历从“一口价”定价向基差定价的演变,要想做好在线基差交易,交易商提供丰富有效、有竞争力的基差报价则是关键要素。为激发交易商的报价积极性,国内商品期货交易所也在不断加大金融基础设施的扩展和优化升级。
通常所说的基差交易,是指由买卖双方以“期货+基差(升贴水)”的定价方式签署贸易合同并以实物交收方式进行履约的交易活动。这种价格方式,利用期货市场具有价格信息公开透明和定价效率高等特点,改变交易双方的价格“博弈”状态,促进合作共赢,因而得到了各产业日益关注和参与。
目前,基差交易已成为油脂油料、有色金属等行业主流的现货贸易定价方式,并已在能源化工、黑色等领域快速推广。截至今年5月末,今年期货风险管理公司与实体企业开展基差贸易,现货购销额达795.26亿元,累计服务中小微企业近1.2万家。
在基差贸易的场外平台建设方面,大商所经过多年发展,目前165家产业交易商在大商所19个主要品种上开展基差交易,2022年成交量达829万吨,较2021年增长91%。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200多家企业在场外平台开展基差交易。
特别是今年以来,钢铁产品和原料价格波动剧烈,产业精准定价和风险管理需求明显增加,现货定价方式正由传统一口价向基差定价加速演变。这一趋势在大商所体现得尤为明显。上半年,大商所场外平台完成铁矿石基差交易279万吨、同比增长78%,其中二季度同比大幅增长233%。
在基差交易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以往线下基差交易还存在着点价效率低、沟通成本高等痛点,企业呼吁市场机构组建更具影响力、公信力的在线点价和交易平台。今年5月大商所推出了“期现联动业务系统”,实现了基差点价指令与对手方期货交易指令的联动,支持使用者进行场内、场外业务的一体化操作,便于企业通过平台快速寻找贸易合作伙伴,提升点价和交易效率。
恒力能化等企业作为首批“期现联动业务系统”的使用者,已经顺利完成苯乙烯等品种线上点价交易。“在期现联动业务系统上,卖方建仓后直接等待买方点价,买方点价的同时自动触发卖方平仓套保单,无需手动操作,套保单平仓价与点价完全一致,这大大提高了点价效率。”恒力能化相关业务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要做好在线基差交易,交易商须提供丰富、有效、有竞争力的基差报价。为此,大商所场外平台推出了“报价板”功能,企业在“报价板”界面可以直接发布报价信息,在报价板中予以展示。有现货采销需求的企业在登录场外平台后,可以在“报价板”界面上较为直观、全面的查阅全部报价信息,便于企业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寻找合适的潜在交易机会。发现意向报价信息后,企业可以与报价发布方在“报价板”的即时通讯工具上进行沟通,共同协商修改合同要素,直至最终达成交易。
随着“报价板”等更多功能的优化,交易商通过公开挂牌或发布“报价板”信息的方式发布询报价,同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导中小企业参与基差交易,利用期货价格为现货定价。根据大商所场外业务部统计,上半年,已有70余家交易商累计发布超过2000笔基差交易报价,为市场提供了不同地区、不同产品类型的公开真实有效的报价信息,为企业科学定价和转移风险提供更多可能。
对于多年来大商所持续优化场外平台功能、完善基差交易业务模式等所带来的便利,产业交易商乐在其中。“场外平台的基差贸易报价和成交信息公开可查,便于我们理解当前价格并开展好相关业务。”物产中大金属集团衍生金融部总经理冯艳介绍,各产业交易商踊跃报价,买卖盘均衡,价格相对合理,便于远期基差业务的询盘和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