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井鑫 北京报道
继六大国有行公告披露前三季度信贷结构,强调服务实体经济、提升经营质效之后,多家中小银行也陆续发声发布了关于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情况。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上海银行等银行均在今年前三季度加大了小微企业、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高精特新企业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尤其是小微企业的信贷增量在信贷总投放增量中的占比提升较大。同时,多数银行的资产质量在前三季度也有所改善。
加大实体支持力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撑。同时,引导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金融服务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
10月24日,平安银行发布了2022年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该行表内外授信总融资额48743.0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不含票据融资的小微企业贷款累计户数99.81万户,其中贷款金额在100万元以下的户数占比近90%;9月末,该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3.0%,高于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增幅15.2个百分点。
平安银行称,2022年以来,该行着力服务实体经济、保障社会民生、促进高质量发展,加大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夯实资产质量。通过金融创新和科技赋能,积极支持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大对制造业支持力度,不断促进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10月24日,宁波银行也发布了关于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公告。该公告称,宁波银行今年前三季度新增贷款超过1600亿元,这部分增量贷款的主要投向是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制造业、进出口企业等实体经济客群。
银行半年报数据显示,宁波银行上半年制造业贷款余额为1637.4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63.94亿元,增幅接近20%,超过该行整体贷款余额增速。
宁波银行称,今年前三季度银行经营业绩稳健,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核心财务指标均保持良好增长势头,资产质量保持较优水平,持续为广大股东创造价值。下阶段,银行将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用专业创造价值,推动银行稳健发展,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近日,中信银行也发布了该行服务实体经济的相关情况。截至2022年6月末,中信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为3778.84亿元,占比15.34%,较上年末进一步提升。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54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142.6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73.93亿元。
10月25日,厦门银行发布了三季报,报告称通过营收结构优化助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截至9月末,该行实现个人贷款及垫款734.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5%;个人存款470.2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91%。在对公业务方面,银行坚守“聚焦中小”经营定位,持续发挥在服务中小微企业方面的经验优势,积极践行绿色低碳转型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前三季度企业贷款及垫款规模1000.15亿元,提升36.89%。
厦门银行表示,作为根植于厦门经济特区的区域金融主力军,在深受区位优势支持的同时,也在时刻反哺区域经济。在新的赶考路上,该行将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用实际行动践行金融担当,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0月26日,杭州银行发布三季报,在全面呈现前三季度经营指标的同时,用了较大篇幅阐述了该行今年以来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举措和成效。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该行各项贷款总额 6776.45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90.82亿元。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1078.30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61.23亿元。制造业的贷款余额629.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59%。
10月26日,上海银行在该行三季报中也表示,该行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高质量发展,顺应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按照监管机构整体要求,持续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让利实体经济力度。
数据显示,上海银行1月至9月,普惠型贷款投放同比增长70.25%;2022年9月末绿色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00.15%;2022年9月末,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9.88%;制造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2.77%,增速超过银行贷款总体增速。
持续创新迭代融资产品及模式
“近年来,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逐渐形成,尤其是在支持小微企业和制造业融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家国有大行信贷部人士称,实体经济与金融是鱼水关系,金融的脱实向虚得到了扭转,金融活水在流向实体经济中。
他认为,从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式中,不少银行也有不断的探索。工商银行等银行加大了制造业的票据融资,中信银行等银行则以供应链为切入口提供信贷,还有的银行依靠地方政府增信等等,模式越来越多,银行金融产品越来越丰富,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投放也越来越精准。
宁波银行表示,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该行通过信贷额度单列、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优惠等专项政策,切实提升普惠小微客户融资的可得性、便利性、有效性。
平安银行则表示,持续推进金融创新和科技赋能,实现制造业企业服务模式突破。对此,该行还总结了三个做法:一是深入制造业产业链全景,挖掘生态客群场景金融需求,通过持续创新迭代融资产品及模式,满足客户场景化、多元化、个性化的供应链金融需求,帮助中小微客群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另外,徽商银行与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合作推出了“设备购置贷”,目前实现投放超12.7亿元,为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提供了资金保障。在新兴产业贷款方面,该行聚焦安徽26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67个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及51个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全力服务新兴产业聚集地建设。截至9月末,该行战新产业贷款余额超880亿元,较年初增加近230亿元。
“要通过市场化政策和工具,引导银行业加大对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小微企业、新市民群体的支持力度,发展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使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向与经济转型方向一致,由低效部门向高效部门流动,助力经济转型、优化资产结构。”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董希淼表示。